因為時間關係,只能用最精簡的方式介紹兩個經濟成長模型
原本還有一些數學解法,在這邊全部捨棄,只直接介紹基本假設與最終結果
最近寫的幾篇有關經濟的東西都適合準備企研與財金研究所及高普特考的經濟學,有空歡迎閱讀指教
凱因斯學派的Harrod-Domor模型(比較不重要,考試很少考)
(一)基本假設
1. Y =C + I 且 S = I(社會由商品市場構成且不考慮政府與國外部門)
2. S = sY(全國儲蓄是全國所得的固定比例函數,s = 儲蓄率,S = 全國儲蓄)
3. In = I - δK(In = 淨投資,δ = 已知折舊率)
4. N =n(勞動供給成長率(或人口成長率固定為n))
5. 生產函數為 Y = min(K / α, N / β)
→ Y = K / α = N / β
→ K / Y = α(資本 / 產出比率),N / Y = β(勞動 / 產出比率)
其中α, β已知,N跟K不能替代
(二)均衡成長條件
1. 保證成長率(保證經濟社會所有企業家未來新增資本設備仍能維持充分就業所需之經濟成長率)
I = (s / α) - δ(數學證明略,以下同)
在社會均衡成長下,Y = I = (s / α) - δ 時企業家投資的機器設備保證會被完全利用(資本的充分就業)
2. 自然成長率(欲使勞動達到充分運用時,全國經濟成長率必為勞動成長率n,故自然成長率為滿足勞動最適僱用條件所獲得的產出成長率)
不考慮技術進步時:Y = n
考慮技術進步時:Y = n + λ,λ為技術進步率
3. 均衡成長條件:保證成長率 = 自然成長率
(s / α) - δ = n
Y = (s / α) - δ = n
Y = n [重要結論必背!]
(三)缺點:具有剃刀邊緣(knife edge),為一不穩定成長模型
因為s、α、δ、n皆為已知(外生變數)
(s / α) - δ > n代表K > N,資本過剩
(s / α) - δ < n代表K < N,人口過剩
(s / α) - δ = n代表只是運氣好湊巧達成而已,因此為達到充分利用,需要政府出面,反映了凱因斯學派政府有用的主張
新古典成長模型(又稱Solow模型,經濟成長理論的重點,很重要,不會就考不上)
(一)基本假設
1. Y =C + I 且 S = I(社會由商品市場構成且不考慮政府與國外部門)
2. S = sY(全國儲蓄是全國所得的固定比例函數,s = 儲蓄率,S = 全國儲蓄)
3. In = I - δK(In = 淨投資,δ = 已知折舊率)
4. N =n(勞動供給成長率(或人口成長率固定為n))
↑至此都同上面的H-D模型
5.新古典生產函數:Y = F(N, K),生產函數為CRS,N跟K可以替代
(1) per capita form(每人所得):y = f(k)
(2) MPn = f(k) - kf ' (k),MPk = f ' (k)
(二)均衡成長
(sf(k) / k) - δ = n (因為每人資本變動率 k. 為零(加個點代表變動率))
或是 f(k) = [(n + δ) / s] * k,以此決定均衡的 k* 和 y* [重要結論必背!]
(三)為一穩定均衡成長模型
在長期成長過程中達到 k. = 0 的境界稱為恒定成長、穩定成長、或靜止均衡狀態
1. 恆定成長具有穩定性
不管最初 k 為何,經濟體系必能持續移動至恆定成長境界,表示Solow模型本質上為穩定
2. 所有總體變數都按照固定且相同比率成長
當經濟達到長期穩定時,k = k* 且 y =y* 使 Y. = K. = N. = n
因此長期經濟成長率等於勞動成長率,且與儲蓄率無關
3. 每人所得與每人資本維持零成長
長期間,每人產出、每人資本、每人消費、每人儲蓄均為固定常數
Y. = K. = N. = S. = I. = C. =n
(四)考慮技術進步下之穩定模型
(sf(k) / k) - δ = n + λ 或是 f(k) = [(n + δ + λ) / s] * k
(五)Golden Rule → Phelps資本累積金律
意義:在維持穩定均衡成長下,政府如何透過儲蓄率的控制使一國的每人消費達到最大所須滿足之條件
f ' (k) = n + δ → 求出 k*
sf(k) = (n + δ)k → 求出 s*
上圖表示,當政府透過儲蓄率的控制,恰好使圖中的 sf(k) 曲線和 ( n + δ)k 射線
正好相交於 ( n + δ)k 射線的斜率恰等於生產函數 f(k) 的一點時,所獲得的單位勞動平均資本 k* 和儲蓄率 s*
必使單位勞動平均消費達到最高水準,就是Phelps資本累積金律
此一累積金律主要在於指出,政策當局可透過儲蓄政策使圖中 sf(k) 曲線變動,達到單位勞動平均消費最大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